Zeta电位与粒径分析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质表征的技术,主要原理是利用激光散射技术来测定粒子的大小和形状。当一束激光照射到物质的表面时,粒子会散射激光,根据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可以计算出颗粒的大小。同时,该仪器还可以测量物质中颗粒的电位,即Zeta电位,这对于研究颗粒的表面电荷状态非常重要。
具体来说,粒径的测量通常采用动态光散射(DLS)原理,通过测量激光在纳米颗粒中的散射角度和强度,从而得到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。而Zeta电位的测量则采用电泳技术,通过测量纳米颗粒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,进而得到颗粒的表面电荷性质。
一、样品准备
浓度控制:确保样品浓度在合适范围内,一般来说,样品测量范围通常为1nm-6μm,浓度体积比最好≤0.5%(最好0.1%),以保证Count Rate不超过800Kcps。若浓度过高,需进行适当稀释;若浓度过低,可能无法准确测量。
分散处理:待测溶液需经过离心或过滤处理,使样品处于充分分散的状态,避免粒子团聚影响测量结果。
溶剂选择: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,水相用塑料比色皿,有机相用玻璃比色皿。同时,在设置测量参数时,要准确选择或输入溶剂的相关参数,如粘度、折光指数等。
温度稳定:将样品放入仪器中后,需让其在仪器中稳定一段时间,一般约5分钟左右,以达到温度平衡,减少温度波动对测量的影响。
二、仪器操作
开机预热:打开仪器后面的开关及显示器,再打开相应的操作软件,选择好保存数据的文件夹后,等待机器稳定15-20分钟左右后再进行测量。
参数设置:根据样品的实际情况,对测量的参数进行详细设置,包括样品名、扫描遍数、温度、液体类型、扫描时间等。
电极使用:对于Zeta电位测量,要注意正确使用电极。不同的电极适用于不同的体系,如AQ-961钯电极用于pH为2-12的水相体系,SR-482钯电极用于有机相体系和pH为1-13的水相体系。
避免干扰:测量过程中要关闭手机等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,保持周围环境干净,无外界干扰出现。
三、测量过程
多次测量: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建议对每个样品进行多次测量,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。
检查数据:在测量过程中,注意观察程序界面上的Count Rate等信息,若Count Rate小于20Kcps,则应延长测量时间;若Avg.Count Rate超过500Kcps,则需稀释样品浓度。
及时清理:实验后及时清理样品仓,还原所使用的附件,比色皿冲洗后可重复利用。
